柏浪濤
柏浪濤,1979年7月出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擁有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并在德國波恩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目前,他擔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同時在多個法學研究機構中兼任重要職務,包括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理事以及上海市法學會理事。
教育學術 編輯本段
柏浪濤在法學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他不僅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還曾公派至德國波恩大學法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博士后研究,這段經歷極大地拓寬了他的國際視野和學術研究深度。
研究方向 編輯本段
柏浪濤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刑法教義學、比較刑法學以及刑法基礎理論。他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顯著的學術成果,已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權威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出版了《錯誤論的新視角》等具有影響力的專著,并參編了多部刑法學著作。此外,他還主持了多項國家社科課題和教育部課題,其中包括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構成要件錯誤新論:研究維度反思與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公共危險防控背景下的監督過失理論研究”。
學術著作 編輯本段
柏浪濤的學術著作豐富,2010年,他發表了論文《破壞生產經營罪問題辨析》。2011年,他相繼出版了《刑法歷次修正案權威解讀》《侵犯知識產權罪問題研究》等著作。2015年,與陳興良合作撰寫了《刑法各論精釋》。2016年,獨著的《柏浪濤講刑法》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2018年,柏浪濤相繼發表了論文《實行犯的對象錯誤與教唆犯的歸責問題》《構成要件錯誤的本質:故意行為危險的偏離》和《未遂的認定與故意行為危險》。2020年,他獨自撰寫的著作《錯誤論的新視角》出版。2022年,發表了論文《論選擇性要素的認識錯誤》。
社會活動 編輯本段
柏浪濤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活動與學術交流。2019年10月27日,他應邀在西安財經大學法學院翠西校區模擬法庭開展法考輔導專題講座。次日上午,西藏民族大學法學院邀請其以“刑法學邏輯思維、法考備考攻略—法考新趨勢”為主題進行專題講座。11月1日上午10點,哈爾濱商業大學法學院邀請柏浪濤為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11月2日下午2時,他又應邀做客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第104期吉大法學新銳茶座暨“刑法之思”第5期講壇,為法學院師生進行了以“刑法教義學中的邏輯推理”為主題的學術講座。
2023年6月16日,柏浪濤在以“法秩序統一與刑民交叉問題”為主題的第五屆刑法專題論壇法學新秀沙龍上發表致辭。同年12月,他參加了法律沙龍研討會,并發表言論。2024年3月24日,由復旦大學法學院主辦,德國漢堡大學法學院、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院協辦的“刑法教義學中的主觀歸責”國際學術會議在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法學樓成功舉辦。柏浪濤在會議第一單元以“舉止規范、義務違反與結果歸責”為題,提出結果歸責框架下故意與過失存在著高階層與基礎階層的關系,并主持了會議第四單元,主題為“主觀歸責與客觀歸責的區別與聯系”。
2024年9月13日,柏浪濤在上海二中院舉行的首期“至正·理論實務同行”刑事審判研討會上,圍繞“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高空拋物罪、故意傷害罪等的界分”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社會榮譽 編輯本段
柏浪濤的學術成就和社會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2018年,他入選首批“上海青年法學法律人才庫”。2023年5月,更是入選第十屆“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候選人公示名單。
未來展望 編輯本段
2025年,柏浪濤加盟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這無疑將為該校的法學教育與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憑借其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柏浪濤有望在未來的法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