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教育背景 編輯本段
陳萍自幼對科學充滿濃厚興趣。小學時期,一次將電線插入水中的實驗,意外產生了氫氣和氧氣,這一奇妙現象深深吸引了她,從此與化學結下了不解之緣。1987年9月,陳萍考入廈門大學,系統學習化學知識,分別于1991年和1994年獲得學士與碩士學位。1997年7月,她憑借出色的學術表現,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為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作經歷 編輯本段
1997年至2008年,陳萍遠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歷任Post-master Fellow、Research Fellow、Senior Research Fellow、Assistant Professor及Associate Professor等職,積累了豐富的國際科研經驗。2008年,陳萍毅然選擇回國,率領團隊加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擔任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組長,開啟了在國內科研領域的新篇章。
回國后,陳萍的科研成就斐然。2009年,她入選遼寧省第五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的百人層次,展現了其在科研領域的卓越才能。2010年,陳萍擔任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部長,并當選第二屆“大連市歸國留學人員創業英才標兵”,同年,其科研實力與貢獻得到了廣泛認可。2011年,她榮獲“科技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并在12月獲得第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成為科研界的佼佼者。2012年,陳萍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支持,進一步推動了其科研事業的發展。
2023年8月,陳萍憑借卓越的科研成就入選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2025年8月20日,她再次由中國科協推薦,入選202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同年9月,陳萍團隊在氫負離子導體開發及應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構建了首例氫負離子原型電池,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9月1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科研方向 編輯本段
陳萍長期致力于氫化物化學領域的研究,深入探索氫化物的設計合成、物性及功能,以及其在能源存儲和化學轉化中的應用。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高容量儲氫材料:陳萍建立了金屬—氮—氫儲氫材料體系,著重研發金屬氨基化合物+氫化物復合材料和金屬氨基硼烷等儲氫材料。她提出了正氫+負氫作用機制,并將其應用于儲氫材料的設計和研發中,同時深入研究材料的構效關系,通過組分調變改善材料吸放氫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性能。
多相催化:陳萍將儲氫材料應用于多相催化領域,設計合成新型催化劑材料。她著重研究氨的催化合成與分解及加氫/脫氫反應,利用現場反應和理論計算研究反應機制,形成獨特的催化劑設計理念。
新型無機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陳萍成功制備了新型無機三元和多元金屬氨基化合物、亞氨基化合物及氨基硼烷等,并通過XRD、EXAFS、IR、Raman、NMR和DFT計算等多種手段進行表征,為新型無機化合物的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科研進展方面,陳萍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2002年,她提出“H+與H?結合驅動放氫”的設計思想,首次實現了氫化物(H?)與氨基化物(H+)在低溫下的吸放氫可逆反應,為化學儲氫研究帶來了變革。2008年,她提出將堿金屬氫化物與氨基硼烷反應,形成離子型堿金屬氨基硼烷,實現了材料在低溫下選擇性釋放10.8wt%的氫氣。2017年,陳萍團隊創建了高活性“LiH-過渡金屬”復合催化劑體系,改變了對活性中心作用機制的傳統認知,為合成氨這一古老而重要的課題打開了新局面。2018年,團隊在化學鏈合成氨方向取得重要進展,構建了一種基于氫化物和亞氨基化合物的化學鏈合成氨新過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上。2023年,團隊在化學鏈合成氨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設計了一種亞氨基鋰(Li2NH)介導的電驅動化學鏈合成氨(ECLAS)新過程,為可再生能源驅動的“綠色合成氨”過程提供了研究思路。2024年,團隊在氫化物化學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氫化鋰(LiH)光致脫氫變色現象與固氮之間的關聯,并構筑了LiH介導的光催化合成氨過程,相關工作于同年1月發表在《自然-化學》上。
科研成就 編輯本段
陳萍在科研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她已在Nature、Nat.Mater.、Nat.Energy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60余篇,撰寫專著一部,申請發明專利110余項,其中授權30余項。此外,她還主持國際會議10余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特邀、邀請報告80余次,展現了其在國際科研界的廣泛影響力。
社會任職 編輯本段
陳萍不僅在科研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還積極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她擔任MRS和GRC等國際大會主席,以及IEA-Hydrogen TCP執委會委員,同時還是多個國際雜志的副主編、編委等,為推動氫化物化學領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個人生活 編輯本段
在科研事業之外,陳萍也注重個人生活的品質。她喜歡旅游,曾去過緬甸、尼泊爾等地,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對于陳萍摯愛的科研事業,家人給予了她極大的支持和理解。從事商務工作的丈夫雖然不能與她討論專業問題,但往往能從其他角度給她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啟發,成為她科研道路上的堅強后盾。
人物評價 編輯本段
在大連化物所的大力支持下,陳萍研究員將繼續帶領研究團隊在儲氫領域面向國際前沿、面向國家需求不斷探索,提升在儲氫領域的研究水平,并為氫能的應用提供更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持。(巾幗秀遼寧 評)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 編輯
上一篇 曹湖軍 下一篇 埃里克·納斯西門托·德·利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