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新
人物經歷 編輯本段
疾病初現與確診:2019年,剛步入高一的王順新發現右手上長出一個包,前往當地醫院檢查后,醫生初步診斷為囊腫。然而,高一暑假,他前往徐州醫院進一步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橫紋肌肉瘤晚期。這是一種惡性腫瘤,當時已發展至4期,癌細胞轉移到了手臂和腋窩。王順新起初對這種疾病了解甚少,后來才得知其生長速度極快,需要化療治療。醫生告知他,患病原因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
艱難治療歷程:確診后,王順新休學一年接受治療和手術。高二下學期,腫瘤復發并轉移到脖子,他又請假治療半年,之后返回學校繼續學業。盡管面臨巨大痛苦,求生的信念支撐著他始終堅持治療。從16歲確診到22歲,這6年里,他先后經歷了6次手術、58次住院,放療與化療加起來達到128次,其中最長的一次手術持續了七八個小時。長期的放化療給他的身體帶來了巨大變化:頭發全部脫落;做完腫瘤切除手術后,右胳膊不僅始終伸不直,還一直存在嚴重水腫,且無法提重物。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診斷證明顯示,他的病情已出現腹腔轉移、胰腺轉移、(右)上肢橫紋肌肉瘤(術后)、左頸部轉移(術后)。
立志學醫與高考:在治療過程中,王順新立志要學醫。2022年,他參加高考,憑借堅韌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現更名為安徽第二醫學院),選擇學習醫學檢驗專業。他希望通過專業知識幫助自己治療,同時也希望未來能救死扶傷,幫助他人。
社交分享與復學申請:2024年起,王順新開始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他的故事和堅韌精神受到不少網友關注,大家紛紛鼓勵他堅持下去。因治療需要,他已休學2年。2025年9月,王順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身體狀況有所好轉,特別渴望回到學校繼續學業。9月5日,他向學校提交了復學申請,目前正在等待學校回復。
個人生活 編輯本段
王順新患病以來,一家人始終沒有放棄他。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庭經濟條件并不寬裕。媽媽一直陪伴著他治療,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爸爸則在外面干苦力掙錢,為他的治療費用奔波;姐姐也在默默支持著他。據其父母介紹,王順新的治療費用已高達70多萬元,報銷后自費部分仍達40多萬元。為了籌集治療費用,家里幾乎借遍了親戚,還欠下近30萬元外債。
人物感言 編輯本段
走過6年抗癌路,王順新感慨萬千。他表示自己沒有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卻沒想到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一路的經歷讓他成長了許多,也讓他更加珍惜生命和家人。他特別感謝家人的付出和支持,并表示身體允許時,想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把每天都當成最重要的日子過。同時,他也鼓勵其他病友不要放棄希望,堅持治療,勇敢面對生活。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