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瑤
人物經(jīng)歷 編輯本段
2017年,年僅14歲的胡心瑤被確診患上血管炎,自此,她和家人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求醫(yī)之路。在患病期間,她不僅飽受血管炎的折磨,還遭遇了腎炎、腎衰竭晚期、心力衰竭等病痛的重重困擾。面對沉重的醫(yī)療負擔,16歲初中畢業(yè)后的胡心瑤毅然選擇打工賺錢治病。她先后當過服務員、工廠女工、醫(yī)藥銷售,還擺過地攤、從事寫作和心理咨詢等工作。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她攢下了約70萬元用于治療。截至2025年8月,胡心瑤治療的總費用已高達137萬元,這其中除了她自己攢下的錢,還包括父母的25萬元積蓄、各地醫(yī)生的十幾萬元捐款以及社會幾萬元的捐款。
2024年,胡心瑤萌生出為自己寫一本自傳的想法,并開始付諸實踐。她主動聯(lián)系出版社,還給自己起了筆名“鹿靈瑤”。在胡心瑤心中,鹿靈瑤是她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精神符號,代表著像小鹿一樣靈活奔跑、無拘無束、沒有煩惱的存在。
胡心瑤的前男友肖先生來自內蒙古,二人于2024年1月相識。當時,肖先生明知胡心瑤患有腎衰竭且很可能發(fā)展為尿毒癥,仍義無反顧地愛上了她,并在同年3月和4月兩次向她求婚。然而,由于胡心瑤病情惡化,為了不拖累肖先生,她忍痛選擇了分手。即便如此,分手后肖先生依然在每個節(jié)日以及胡心瑤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她支持和資助。
相關動態(tài) 編輯本段
2025年8月31日下午5時,胡心瑤收到了肖先生因急性重癥胰腺炎在華西醫(yī)院搶救無效離世的噩耗,同時還收到了肖先生的一封遺書和5萬元轉賬。肖先生在遺書中寫道:“這兩年上班我攢了5萬元,我知道建一個病友小家是你一直放在心上的夢想,我想把這筆錢都資助給你。”當晚6時,胡心瑤的手機響起,這條來自前男友的微信消息,承載著肖先生最后的愛與牽掛。肖先生還交代朋友王先生,若自己沒能挺過去,就把信和他的全部存款轉給胡心瑤,并叮囑她無論以后有多難,都要替他好好看這個世界。收到這筆轉賬后,胡心瑤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肖先生遠在內蒙古的父母,希望能將錢歸還,但肖先生父母尊重兒子的決定,拒絕了還款。肖先生的遺體在四川成都火化,火化當日,胡心瑤捧著一束菊花,去送了他最后一程。胡心瑤表示:“我收到消息時全身都在抖,前兩天我一直沒有緩過來。以前我是一個從來都不會相信愛情的人,但現(xiàn)在我愿意去相信。”
“鹿靈瑤病友之家”的創(chuàng)立
收到5萬元資助后,胡心瑤心心念念的“病友小家”有了著落。她告訴記者,自己已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并在重慶找到了一套270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僅5500元,遠低于當?shù)厥袌鰞r。被命名為“鹿靈瑤病友之家”(鹿靈瑤也是胡心瑤的筆名以及社交媒體賬號名稱)的“病友小家”,計劃于2025年10月底正式開放。截至2025年9月4日,已有40多位病友報名參加。
病友之家的服務規(guī)劃
“鹿靈瑤病友之家”將為病友們提供多項專業(yè)服務。每周都會有醫(yī)生進行健康科普講座,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提供免費心理輔導,同時還設有休閑娛樂區(qū)域供病友交流使用。而這些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都是胡心瑤在求醫(yī)和公益道路上遇到的善良之人,他們被胡心瑤的堅韌和愛心所打動,愿意為病友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感恩與回饋
2025年9月16日晚,胡心瑤在重慶市墊江縣三河口村的老家,擺了一場壩壩宴宴請村民,并邀請他們觀看了一場抗戰(zhàn)題材電影。當天,90多位村民前來參加。不少村民被胡心瑤的故事打動,紛紛為其捐款,但她拒絕了村民們的好意,只希望在她走后,大家可以幫忙關照一下父母。胡心瑤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感恩與回饋,也激勵著更多人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傳遞愛與希望。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